【北京阜外医院】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最新信息 >>文章浏览

空难频发 你是否“恐飞”

日期:2015-11-28 13:11:06  来源:北京阜外医院

 核心提示:连续的空难事件让人对乘飞机出行的安全指数表示怀疑。不少需要因公坐飞机的人纷纷表示,“以后再也不敢坐飞机了”。你呢,你也“恐飞”吗?

  4个月前发生的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踪谜团尚未解开,7月17日,马航MH17被击落的消息迅速震惊全世界。紧接着,在短短一周时间内,台湾复兴航空、阿尔及利亚航空先后发生坠机事件。接踵而至的空难给全球人民的心理带来巨大冲击。

  每4个人就有一个“恐飞”

  尽管乘飞机是目前最安全的出行方式,但其“不出则已,一出惊人”的灭顶后果让人望而却步。网络、电视上充斥的飞机残骸、熊熊烈焰、滚滚浓烟等现场照片或视频,更从视听觉多方面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和心理承受力。不少需要因公坐飞机的人纷纷表示,“以后再也不敢坐飞机了”,就连不常坐飞机的人,心头也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  据世界权威机构统计,每4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人患有“恐飞症”。经常需要坐飞机的商务人士更易恐慌,因

为他们工作压力大,精神高度紧张,一旦脑海中出现诸如飞机失事的负面信息,就很容易受到影响。

  灾难从三方面影响心态

  心理学家发现,灾难会影响群体情绪、适应能力、日常决策等。比如,许多美国人在“9·11”后改乘汽车;“SARS”后,我国的旅游和投资贸易等均有所下降;马航MH370航班失联后的两个交易日,A股航空板块累计下跌5.26%。灾难事件带来的群体心理冲击主要源于突然增大的不确定性。正所谓“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;未来不可测,且行且珍惜。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员研究发现,灾难从三方面影响心态和决策。

  1.只看到坏的可能。意大利心理学家萨科发现,由灾难导致的不安全感会让公众变得更保守、不愿冒险。人们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坏结果本身,而忽略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这一事实。虽然空难的概率仍然很低,但接连发生的事实的确让人觉得“上机容易下机难”。

  2.不再“过分自信”。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判断比别人更准确,相信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要高于平均水平,而坏事则远低于平均值。但灾难连续发生,会使“过分自信”倾向得以扭转。比如,“SARS”和“9·11”之后,买保险的人增加,而买彩票的人减少。

  3.不可控带来无助感。灾难总是突发的,但人们不喜欢“不可控”的无助感,于是希望找出其中的可控因素,以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例如,公众将“9·11”归因为美国情报部门的失误,将“SARS”归因为吃野生动物,将MH17被击落归因为经过战乱地区。

  理性对待恐惧

  “恐飞症”会影响一些人的工作。英国广播公司调查发现,一些人起飞前喝点酒就能克服恐惧心理,而另一些人只要想到坐飞机,头脑中就不自觉地产生可能发生空难的幻觉。“空中飞人”们的亲友也可能因过度担忧而陷入焦虑情绪中,他们都需要心理援助。

  首先,了解航空科普知识可消除恐慌心理。比如,国际民航组织数据显示,客机每百万飞行架次的死亡事故率比10年前下降了一半左右。其次,情绪严重紧张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低剂量安定类药物。再次,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资源,可向身边信赖的人表达自己的担心、焦虑。朋友间友善的陪伴可缓解恐惧心理。最后,坐飞机前可采取正念静观、呼吸冥想的减压方式调节情绪,严重者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,采用“认知行为疗法”里的系统脱敏法缓解焦虑情绪。

  总之,如果能理性对待恐惧,并随之降低“过分自信”,坐飞机时多一点安全意识,今后避免乘坐红眼航班和廉价航空公司的飞机,那么坐飞机还是很安全的。

上一篇:

你为何离浪漫越来越远?

下一篇:

治疗失眠的中药哪些最好 五种中药治失眠最好

Copyrights 2005-2016 导医网 版权所有